首页 > 热点 > > 正文
珍酒集团赴港IPO背后,现金流欠佳仍重金营销,外购基酒存货剧增|当前观察
2023-02-07 18:03:55 蒋东文

在贵州的酱酒版图中,珍酒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!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大家都知道茅台,白酒里面的老大,酱香酒里的王者,而珍酒的出身就是“茅台的异地项目”,同样的技术同样的人不同的地方造“同样”的茅台;

结果却不尽如人意,“形似而神不似”判定了这个项目的失败,但珍酒也就此流传了下来。

几经沉浮,珍酒早已易主多年,如今不仅随着酱酒热加速崛起,甚至还开始谋求港股上市了!

招股书显示,贵州珍酒李渡2020年、2021年及2022年前9个月的总收入分别约为23.99亿、51.02亿以及42.49亿元。

增速惊人背后,是珍酒李渡在营销宣传上出手阔绰,两年多投入近14亿元;另外,由于产能原因,珍酒李渡一方面通过外购基酒扩产,另一方面销量却在下滑,现金流欠佳,库存积压成为隐忧。

总之,从招股书的内容来看,珍酒李渡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。此次珍酒李渡冲击“港股白酒第一股”怕是有着不小的难度!

珍酒李渡或将成为七年来首次冲击资本市场的白酒企业!

这个春节,感觉都“回来了”,除了喧闹的街头,节日的鞭炮声,大家感受最多的怕还是气氛到了,连央视春晚的广告都很应景,各种白酒广告“霸屏”,好不热闹!

白酒公司如此豪横,原因很简单,市场回暖机不可失。从二级市场来看,A股市场白酒板块1月初就开始回调持续活跃,数据显示,白酒概念板块一月涨幅近1.95%。

白酒行业是典型的“长坡厚雪”赛道,虽然A股白酒上市公司数量达到20家,但自2016年金徽酒(603919.SH)首发上市之后,A股市场就再无新人入场,此前不少酒企纷纷谋求A股上市,均半道折戟。

如今,A股市场难以入局之下,港股市场就顺理成章成为欲想上市酒企们的新标的之选。

1月13日晚间,据披露易显示,珍酒李渡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珍酒集团”)在港交所申请港股主板IPO;

此次IPO如若成功,珍酒集团不仅可以争夺继贵州茅台之后的“酱酒第二股”,同时也将成为“港股白酒第一股”!

只是,经历了三年的疫情,白酒市场的竞争早已是“刺刀见红”,存量趋势市场不断承压。再加上A股“戒酒”,郎酒、习酒、西凤酒、国台等“上市预备队”上市目标均难以推进。

这一时间节点上,珍酒集团转战港股力推上市,会成为第一个“吃螃蟹”的白酒企业吗?

单单从招股书的内容来看,珍酒李渡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。

今年春节后各酒企的业绩预告显示,贵州茅台(600519.SH)、山西汾酒(600809.SH)等行业龙头继续报出高增长,水井坊(600779.SH)微增,金种子酒(600199.SH)、海南椰岛(600238.SH)、伊力特(600197.SH)等地方白酒企业更是盈利大幅下滑甚至亏损。

以区域白酒品牌为主力的珍酒李渡,恰巧处在行业最卷的梯队,距离一线名酒品牌还有不小距离。

招股书显示,珍酒集团上市前一轮估值330亿元,2022年营业收入有望超50亿元,同一梯队的包括舍得酒业(600702.SH)、酒鬼酒(000799.SZ)、水井坊、迎驾贡酒(603198.SH)、口子窖(603589.SH)。此外同为酱酒的习酒、郎酒、国台,营收都在珍酒李渡之上。

正如大部分消费类企业,如果不能从竞争激烈的梯队脱颖而出,企业很容易陷入不进则退的被动局面。能否借力资本市场尽快提升体量拉开差距,某种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未来命运。

据相关资料显示,按2021年收入计算,贵州珍酒李渡是第四大民营白酒公司,并在所有拥有三种或以上香型的白酒公司中排名第三。

招股书显示,珍酒集团2020年的营业收入约23.99亿元,2021年为51.02亿元,2022年前三季度为42.49亿元,不到三年增长了约177%。

虽然增长迅速,但珍酒集团后劲却有些不足。2022年,珍酒营收同比增长从2021年的159.19%跌至16.91%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旗下拥有四大品牌,但目前珍酒集团的营收严重依赖于珍酒品牌;

珍酒营收从2020年的13.46亿元,上升到2021年的34.88亿元,占集团总营收的比例,从56.1%提高到68.4%。

最近两年,珍酒集团将李渡品牌视作第二增长曲线。2021年,李渡品牌营收6.5亿元,年增幅达到81%;不过,2022年前三季度李渡品牌的营收增长明显放缓,增速只有28%。

不得不说的是,珍酒李渡的毛利率远低于同行;

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,珍酒集团毛利率分别为52.2%、53.5%和55.2%,远远低于平均值64%。

Wind数据显示,2022年前三季度,A股20家上市酒企中,只有业绩持续下滑的伊力特和顺鑫农业的毛利率低于珍酒李渡,即使已经披星戴帽的*ST皇台毛利率也达到56.18%。行业头部的贵州茅台、泸州老窖毛利率分别在90%和85%以上。

公司毛利率低于同行平均水平,跟其背后实控人吴向东大手笔的营销传统不无关系。吴向东十分重视营销宣传,早在1998年,吴向东就曾在央视砸下1.16亿元的广告,让金六福一举成名。

而在珍酒李渡的营销宣传上,吴向东更是出手阔绰。

招股书显示,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,珍酒李渡的销售及营销开支分别为4.03亿元、10.21亿元、9.83亿元,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16.8%上升到23.1%。其中,在广告宣传方面,珍酒李渡的投入分别为2.42亿元、6.69亿元、4.87亿元,两年多来共投入近14亿元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近年来珍酒李渡的存货也越来越多。

招股书显示,2022年前三季度,珍酒李渡账面存货43.19亿元,2020年底还只有17.37亿元,存货周转天数也由2020年的517天升至571.6天。

虽然库存积压越来越多,但珍酒李渡仍在不断扩产。招股书显示,2020-2022年前三季度珍酒李渡整体的产能利用率达到86.1%、83.1%、93.8%,其中珍酒的产能利用率基本处在100%左右水平。

即便如此,2020、2021年珍酒的销售量仍明显超过生产量,因此珍酒李渡也寻求了第三方合作。招股书显示,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,第三方酿酒基地分别向珍酒李渡提供约7404吨、20546吨、4965吨酱香型基酒。但外购基酒如何保障产品品质是珍酒李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。

另外,珍酒集团也面临多数酒企所面临的现金流问题,营销力度弱,收入会有波动;营销投入大,对企业的现金流挑战不小。报告期内,珍酒李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5.24亿元、9.69亿元及-10.29亿元。

但是,从分红上来看,公司倒是“不差钱”:

2021年,珍酒李渡宣派股息18.86亿元,一把分掉了公司此前2年的净利润。

目前,酱酒行业处于“一超多强”的竞争局面。贵州茅台遥遥领先,郎酒和习酒营收规模在200亿元左右,后面就是珍酒这样年营收在50亿至100亿元规模的玩家。

可以看出,白酒市场头部企业的马太效应逐渐显现。中国酒业协会近日在《2023白酒产业发展新趋势》中提到,2022年八大白酒品牌营收已占到全国白酒营收的51.74%,利润占比提升到76.71%。

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,中国白酒行业的市场规模预期自2022年的6211亿元增加至2026年的7695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仅为5.5%,低于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%左右的增速。

国内白酒行业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已成行业共识,仅仅依仗大规模走量的打法显然已不奏效,只能在中高端市场的价格层面上寻找更多的增量。

而且,随着疫情影响的结束,聚饮和走亲访友等消费场景复苏,白酒消费开始明显回暖,竞争也会愈发激烈。

赴港IPO可能是珍酒集团不得已的选择。但考虑到白酒市场产能过剩,市场竞争激烈,头部酒企牢牢把控大部分市场份额,而珍酒集团在本就存货积压待消化和成本端口承压下,能否有效消化这部分扩张的产能仍有待观望!

参考资料:

《“白酒教父”的野望,330亿酒企赴港IPO》,伯虎财经

《珍酒李渡IPO:外购基酒 存货剧增 分红18亿却拖欠员工社保》,凤凰网财经

《珍酒李渡转战港股:营收三年狂飙177%,外购3万吨基酒后抢扩产》,21世纪经济报道

《珍酒集团赴港IPO:去年收入50亿元;两年融资百亿,存回购协议,背后现资本巨头》,搜狐财经

x 广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