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热点 > > 正文
暂不考虑训练GPT-5 OpenAI选择了发力移动端 世界视讯
2023-04-19 07:12:15 凤凰网

自ChatGPT重新吹响人工智能革命的号角后,“百模大战”也已然在太平洋两岸同时拉开了帷幕。作为ChatGPT的开发者,OpenAI则被外界视为了大语言模型(LLM)这一概念的旗手,所以自然也收获了大量的关注。但现阶段OpenAI似乎并不急于训练GPT-5,并且这一点也得到该公司创始人Sam Altman的确认。

如今,OpenAI不仅更关注ChatGPT的伦理问题,还开始着手试图将ChatGPT带到移动端。


(资料图)

日前在OpenAI官网的招聘列表中,悄然出现了“ChatGPT移动工程经理”以及“Android软件工程师”等,一批面向移动端的新职位。OpenAI方面是这样描述“ChatGPT移动工程经理”这一职位的,“我们正在寻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领导,来帮助建立和领导ChatGPT移动团队。在这个职位上,您将使用我们最先进的模型构建愉快的、不可或缺的、安全的移动优先体验。”

在当下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里,OpenAI居然直到现在才开始组建自己的移动软件团队,确实有些出人意料。当然,作为一个矢志于推进人工智能,使得其以最有利于全人类的方式发展的非营利组织,赚钱并非OpenAI的第一要务,因而他们对移动生态这座金矿不上心也在情理之中。

然而非常奇怪的是,不仅是ChatGPT,百度的文心一言、阿里的通义千问、谷歌的Bard,大家几乎都不约而同的选择将大模型产品部署在了Web端。

如果说OpenAI可能还没看到移动生态的魅力,那么转型移动端不利,以至于前几年甚至有掉队风险的百度,显然不太可能对移动端视而不见。然而百度方面却曾在本月初特意发声,目前文心一言没有任何官方App,凡是在App Store和各种应用商店看到的“文心一言”App都是假的。

毕竟在这个几乎人人都有手机的时代,移动端才是大厂交锋的主战场,但大家都没做生成式AI的App原因也很简单,只是单纯的没必要而已。

无论ChatGPT、还是文心一言,目前这类产品提供的生成式AI落地场景都是文字,主要的应用方式是用户通过文字向提问,然后AI同样用文字来回答,就连最先进的GPT-4在介绍自己的新技术时,也不过只是拥有了识图能力。别看ChatGPT在底层技术上如何高大上,但是在用户端它却非常的原始,仅仅只是能接受图像和文本输入、再用文本输出而已。

如此简单的画风,仿佛让人一夜之间回到了上世纪末的聊天室。但杀鸡焉用牛刀,ChatGPT这种一问一答的模式,确实只需要用网页就能实现。App还需要用户专门去下载,但是浏览器显然每一台PC、每一部手机都有,只需在网页上访问ChatGPT或文心一言的网址,用户就能体验当下最前沿的科技,门槛可以说几乎为零。

再说了,以目前智能手机的性能而言,其实也不足以实现生成式AI的本地部署。由于生成式AI每一次回答用户的问题,AI绘画每一次绘制画作都需要调动海量的算力,比如AI绘画软件Stable Diffusion由于其开源的特性,可以在电脑本地上离线运行,但它的本地运行需要配备一块至少10GB显存的显卡,比如具有10GB显存的RTX 3080,或是分别有16GB和24GB显存的RTX 4080/4090。

但问题是,即便是今年Android旗舰机标配的高通骁龙8 Gen2上,所配备的Adreno740 GPU理论性能也只能打平GTX 1050,与RTX 3080这类显卡相比可以说是云泥之别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一款生成式AI的专属App几乎是毫无意义,如果是做原生App,那么手机本身孱弱的GPU性能根本无法带动,如果用户问一个问题需要在手机上运算十天半个月才能出结果,这简单就是画美不敢看了。

如果生成式AI的App使用混合开发,也就是“HTML5网页+App应用客户端”的模式,就相当于只是在本地部署一个UI,整个AI模型都放在服务器,实际运行还是在Web端上。开发一个Web套壳的App对于百度、阿里、微软而言,真的有必要吗?华丽的外表对于生成式AI而言显然只是一个加分项,它的性能表现无疑才是决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。

毕竟好钢要用在刀刃上,即便是大厂,人力资源和算力资产也不是无限的,不去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在体验上拉开差距,反而纠结是否要做一个独立App,这无疑是不智之举。君不见文心一言的李鬼版本层出不穷、让百度焦头烂额之时,百度在辟谣中也只对于何时官宣文心一言App这件事语焉不详。按常理,辟谣的同时公布官方版本,这显然才是最有力、也最符合用户期待的决策。

既然如此,当App不是刚需的情况下,为什么OpenAI现在准备要进入移动端呢?作为目前行业中的领头羊,OpenAI现在处于领跑的状态,同时也承受了外界最多的攻讦,例如此前千人联名呼吁AI实验立即暂停研究比GPT-4更先进的AI模型,更是直接将其架在了火上。

为此,OpenAI为了进一步降低ChatGPT的危险性,甚至还建立了一支“Red team”,聘请了大量学者专家来测试GPT-4模型。没错,继续开发GPT-5会让OpenAI面临更大的伦理风险这件事,已经不是担忧而是现实了,既然开发GPT-5暂时不在OpenAI的日程表上,那么瞄准移动端、开辟第二战场,也就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x 广告